十年变革:空调产业愈发成熟
规模翻番
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,是中国空调产业高速增长的十年。2004年国内市场规模为2190万台的规模,截止2013年12月市场规模已接近翻番,达到4356万台。
从十年市场走势曲线可以看出,每过2至3年国内市场规模就上一个台阶。2004年国内终端市场销售首次突破2000万台,2007年站上了2500万台,2009年在政策刺激下突破3000万台大关,仅过一年,2010年又跃上4000万台平台,2011年创纪录的达到4700万台,随后2022年回调了15.71%,但2013年又恢复增长,但增长开始减缓,仅为个位数。
十年市场规模翻番,印证了行业一句话——规模制胜。在这十年中,市场规模出现超越行业平均增长的是格力、美的,而当时与之规模相差无几的几个品牌,不是原地踏步走就是倒退,曾经的行业龙头、春兰、科龙等品牌,失去了规模上的优势,行业地位和号召力也是一落千丈,结果不是萎靡不振,就是被同行收购兼并。
行业规模的翻番,也促使行业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。规模企业基本上具备了除控制芯片以外其他部件的配套能力。以压缩机为例,2004年前后,多数企业的压缩机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向专业厂家采购,而到了2013年格力、美的、格兰仕、TCL、春兰都有了自己的压缩机厂,实现了多数型号的自给。没有自建压缩机厂的企业,也与专业压缩机厂家结成战略联盟。
惨烈洗牌
如果用最简单一句话形容十年前的空调行业,那就是四个字:鱼龙混杂。十年前的空调行业,如果从数量上盘点,当时有近百个品牌同台竞争,能够在市场具有品牌效应的至少也有四五十家。而今天我们再细数一下,活跃的品牌也就十家左右。加上一些不知名的区域性品牌,常在市场活跃的品牌也就二十家上下。
曾记否,2004年对于中国空调产业来说,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间节点。2004年之前,就有飞歌空调因为投资人诈骗,一个背着外资品牌光环的品牌倒下;还有乐华空调因为大股东资金原因,一个堪称空调行业黄埔军校的品牌默默退出。而2004年以来,有在行业善打价格战之称的迎燕倒下,有品牌知名度颇高的万家乐空调出局,有谨小慎微行走江湖的天元空调退出,有假借外资身份的东洋电机空调猝死。
虽然也有一些品牌没有直接在惨烈竞争中被淘汰出局,但是在兼并整合大潮中默默逝去。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宝空调,早在1998年被科龙兼并,却是在海信兼并科龙后才逐渐淡出市场。华凌空调在华南区域曾经名声鼎沸,被美的兼并后逐渐被市场所遗忘。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先科空调,在被海信收购后也消失在历史大潮中。
十年间,也有一些品牌力图重振雄风,但是所走的崛起之路却不那么光彩,最终也是被市场无情的抛弃。最为典型的就是月兔空调,借助政府实施节能惠民工程,利用虚假信息骗取政府补贴,被揭穿后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,无可奈何灰溜溜的在市场消失。
可以说,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,虽不是空调行业倒下品牌最多时间段,但可以肯定地说是知名品牌退出市场集中期。无数曾经有过辉煌表现的品牌沦落,在市场被无情的淘汰,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。
外资淡落
外资品牌是中国空调产业的启蒙者,也是市场的开拓者与推动者。可以说,没有外资品牌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举进入,国内空调产业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——迅速成为全球空调产业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空调消费市场。
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,在国内品牌的强势崛起之际,曾经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的外资品牌,却出现每况愈下的态势,形成内外品牌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。2004年以来,也成为外资品牌由强转弱的变革期。
韩资品牌,LG家用空调曾经是中国市场明星,2000年韩日世界杯期间,杨晨代言的广告极为吸引眼球,但从2005年前后却逐步退出中国市场,并且退的十分干净,现在中国市场几乎再难觅LG家用空调的踪迹。三星空调是2003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,但后来这十年,三星投入巨大的资源,市场上也做出过努力,但始终难以取得突破,2012年三星空调彻底告别家用市场,黯然转战商用领域。
以技术、品质著称,并占据先入者优势的日本品牌,昔日雄风已经不见。日资品牌进入中国最早的是日立,当年小凉霸、小凉伴曾经称雄一时,随着工厂搬迁到安徽芜湖沉沦,份额已经不足1%。松下空调曾经是行业的风向标,但是在十年间由于战略定位的左右摇摆,眼看着被国内品牌一个个超越,如今松下已经跌落到行业的10名之外。夏普,没有像彩电那样凭技术领先在中国市场一度走红,现在中国也沦落成一个生产基地。三洋随着被松下的兼并,已经退出中国市场。
十年间,外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,从16%锐减到不足5.6%。有观点认为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转战到中央空调领域,也有观点认为,外资空调在华已经出现集体败退。
千亿阵营
就在内外资品牌逐对厮杀的十年间,也成为家电江湖风起云涌、纷争不断,成就强势品牌跳跃式发展的十年。十年间的品牌格局已是天翻地覆,从当时的格局混沌,到现在的清晰明朗,与时俱进的不仅是品牌格局形成,也是整体行业的不断壮大。
格力、美的、海尔成为领跑的第一阵营,海信科龙(11.76, -0.12, -1.01%)、志高、奥克斯、TCL、格兰仕、松下成为挑战的第二梯队,三菱电机、大金、长虹[微博]、春兰等稳定的第三梯队,而伴随家电下乡等政策活跃起来的一些如新科、索伊区域性品牌。而家电连锁买断经营权的外资品牌伊莱克斯、惠而浦,仅活跃于连锁自己的卖场。
2004年,海尔集团凭借巨大的品牌影响力、全球布局和内部流程再造,率先在家电领域进入千亿阵营,营业收入达到1009亿元。2011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又突破1500亿元,成为国内首家超越1500亿元的企业。其中,空调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120亿元。
此时,美的集团营业收入不过300多亿元,但这一时期是美的集团跳跃式发展时期。对外,美的先后收购广州华凌和小天鹅,租赁合肥荣事达品牌,不仅建立了美的全产业格局;对内进行资源的重新终于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。
格力电器2004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仅为138.32亿元,但是依靠朱江洪的工业精神和自建专业渠道的模式,通过专业化做空调的工业精神,2012年,格力成为第三个进入千亿阵营的家电企业。可贵的在于,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格力的这千亿,接近九成是空调或与空调关联产品的收入,专业化程度之高令人钦佩。
伴随着千亿俱乐部的出现,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些品牌却败走江湖。已经被格林柯尔收购的科龙,在顾雏军锒铛入狱后又被海信兼并,成为他人的旗下的子品牌,尽失龙头品牌当年的锐气。曾经的空调龙头春兰空调每况愈下,还曾戴过ST帽子,当年的风采已是黯然失色。
受益政策
空调江湖十年,经历过充分的市场化洗礼,也尝过经济低迷时期的苦涩,曾在政策刺激中狂欢,也将在政策结束后归于理性。
2008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在出口严重受挫,国内需求信心不足的打击下,高速发展的空调行业面临刹车,一时间产能过剩成难题,库存压力令厂商举步维艰。在此背景下,政府开始出台三大救市政策——“家电下乡”、“节能惠民”与“以旧换新”。
“家电下乡”于2008年12月开始,2013年1月31日结束,在实施的5年跨度时间内,有1.8亿万台空调受补。“以旧换新”于2009年6月开始,到2012年1月结束,在实施政策的两年半时间内,涉及补贴空调产品7100台。首轮“节能惠民”政策于2009年6月开始,到2011年6月结束共实施两年,涉及补贴空调产品 。新一轮“节能惠民”从2012年6月开始,至2013年5月底结束,一年内受补空调达到1627万台,受补金额超过35亿元。
在三大政策刺激下,空调市场才出现了2009年到2011年三年分别增长20.63%、30.15%、18.66%的跳跃式增长。2012年家“家电下乡”和“以旧换新”政策逐步退出,市场也在2012冷年出现超过15%的回调,2012年6月新一轮“节能惠民”出台,随之2013年行业有出现8.8%的增长。可见,政策与市场走势的正相关非常明显。
当然,政策实施诱发市场过度透支,使得政策退出后厂商面临需求减少的巨大压力。因此,受到一些厂家和媒体诟病。客观地看,任何政策都会有两重性,在刺激消费的同时确实也透支了未来的需求,但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刺激政策功绩还是不可磨灭。
渠道转型
空调渠道变革与空调产业一样,具有传奇色彩。之所以这样讲,是因为空调商业渠道有着与其他家电渠道不同的特点。空调进入中国市场正是国内商业改革之时,故而形成了批发一般是由转制而来国企或集体企业,专业零售店一般为个体经营居多。
到了2004年前后,已经经过几轮强势洗牌,空调渠道格局已现雏形——家电大连锁集中攻守一级市场,区域连锁也是蜂拥而起,个体专业店此时不愁温饱。但随着2005年8月国美收购永乐电器的完成,家电大连锁此时正热衷跑马圈地,区域连锁开始向二线城市转移。专业经销商开始兼并整合,壮大的开始从二三线市场向三四级市场下沉,实力不济者只能偃旗息鼓退出惨烈的竞争市场。
随着苏宁、国美在一线城市完成布局,渠道格局已经十分明显。苏宁、国美已经完全控制一级市场,区域连锁只能局限在自己强势的地盘,而专业经销商无奈败退到三四级市场,在家电连锁卖场沉不下去的乡镇市场苟延馋喘。
2012年,家电江湖再生变局,网上购物在积淀多年后开始发力。善于把握商机的苏宁电器[微博](10.72, 0.10, 0.94%)在2013年2月19日发布公告,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、全品类经营、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,苏宁将公司名称变更为“苏宁云商”。苏宁更名的意义,不仅仅是一次“营销变革”,更重要的是向市场传达一种信息,即线上作为一种渠道力量,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。
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,特别是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逐步认可,电商平台已经和连锁大卖场、百货商场、综合商超、社区店、专卖店以及分散在广袤农村的夫妻店,形成相互补充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。重庆迎燕空调售后部